本标准规定了人工母树林营建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人工用材林改建人工母树林、营造母树林、人工母树林经营管理、人工母树林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母树林的营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23/T04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DB23/T181 林木采种技术。
DB23/T38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2300 B61007 林木种子贮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人工母树林
种源清楚的优良人工林,通过留优去劣疏伐或用品质优良的种苗营造的,用以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3.2
种源
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地理区域。
3.3
人工优良母树
在林分内生长健壮、干形良好、结实正常,在林分内树高、胸径明显大于林分平均值的母树。
3.4
人工劣等母树
在林分内生长不良、品质低劣,不结实或结实很少,在同龄林中树高、胸径明显小于林分平均值的母树。
3.5
人工中等母树
在林分中界于优良母树和劣等母树之间的母树。
3.6
人工母树林疏伐
为改善人工母树林的密度,增加光照,促进结实而进行的留优去劣的抚育伐。
4.1 人工用材林改建人工母树林的选择条件
4.1.1 种源选择
应确知该林分的种源。对有种源结论的林分,选择使用优良种源营造的林分;无种源结论的林分在该树种的用种区内选择。
4.1.2 林地位置的选择
气候条件与用种区相接近,海拔适宜、坡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不易受冻害的开阔林地;临近母树200m区内没有同树种的劣等林分或容易造成花粉污染的相近树种;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4.1.3 林分选择
4.1.3.1林龄
林龄8年~15年,进入开花结实初始阶段前。
4.1.3.2林分生长状况
林分的郁闭度在0.6以上,林木分布均匀,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
4.1.3.3面积
针叶树(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每块林分面积大于5hm2;阔叶树(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蒙古栎、白桦)每块林分面积大于2 hm2。施业区内林分总面积不低于100hm2。
4.1.3.4优良母树比重
针叶树(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100株/公顷;阔叶树(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蒙古栎、白桦)≥70株/公顷。
4.2 改建母树林步骤
4.2.1 踏查
根据建立母树林的规模与任务,依据二类调查资料,深入现场全面踏查,了解林况地况,使用GPS确定母树林候选林分的位置。
4.2.2 标准地调查
在候选林分中,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标准地总面积占候选林分的3%~4%。对林相整齐、每块地形变化小的林分,调查面积可减少到1%~2%。标准地应均匀分布在林分内,面积在0.1hm2左右。
标准地立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冠长应每木实测,林龄用标准木年龄,立木的干形、皮型、冠型、郁闭度、健康和结实状况实行目测。
标准地的自然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海拔、土壤、植被)都应调查记载。
4.2.3 母树林区划
母树林确定之后应区划经营。标定母树林的周围界限,修建必要的区划道,绘制母树林区划平面图。
5.1 繁殖材料的选择
5.1.1 繁殖材料可分株单采、单育,也可单采混育。
5.1.2 繁殖材料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 有种源结论的,选择优良种源区的种子;
b) 无种源结论的,选择当地优良林分或优树的种子;
c) 审定通过的品种、品系;
d) 杂种F1代的无性繁殖材料。
5.2 区域选择
在适生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发育,能大量结实。施业区內无同树种的劣等林分或近缘种林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5.3 育苗
按照DB23 T389 执行。
5.4 造林
5.4.1 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适宜、地势平缓,交通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充足的地段。
5.4.2 苗木选择:用超级苗(或I级苗)造林。
5.4.3 整地:穴状或带状整地。
5.4.4 密度:初植密度为常规造林密度的45%~55%。
5.4.5 新植林抚育:踏实、扶正、除草、松土。
6.1 人工母树林疏伐
6.1.1 原则:留优去劣,照顾结实,适当考虑均匀分布。
6.1.2 方法:采用均匀疏伐、定株环状疏伐或自然式疏伐等。对雌雄异株树种应注意保持适当雌雄比。在中龄林中,如有2株~3株优良母树集中在一起,可作为母树群保留。
6.1.3 对象:伐除枯立木、风折木、病腐木、被压木、劣等母树和非目的树种,逐步伐去不宜留作母树的中等母树。
6.1.4 强度:每次疏伐株数强度不超过50%,蓄积强度不超过30%,疏伐后留下来的母树树冠能充分伸展,不得衔接,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4,小于0.6,最终保留株数应分别树种确定(见附录A)。
6.1.5 间隔期:视树冠伸展情况而定,用材林改建的母树林可5年~7年疏伐一次。
6.1.6 疏伐设计:人工母树林疏伐应制定作业设计书,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6.1.7 山场清理:疏伐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山场清理。
6.2 花粉管理
在母树林开花撒粉期,遇有阴雨天气时,应采取人工辅助授粉。选择多个单株收集一定量的优良花粉,混合4倍~5倍滑石粉,在雌花达到授粉适宜期,用喷粉器于微风无雨清晨时喷洒。
6.3 母树林管护
及时清除影响母树生长的灌木下草。在交通要道口设置保护母树的宣传牌。母树林内禁止放牧、狩猎、采脂、采樵修枝。采种时,应改进采种方法、工具,建立保护母树的采种制度,防止损伤母树。
6.4 病虫鼠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实行综合防治。
6.5 结实预测预报
林木种子结实预测预报执行 DB23/T181 标准。
6.6 林木种子采收
根据需求和以丰补歉,制定采收方案,做好种子采收工作。严禁抢采掠青,损坏母树。
6.7 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执行DB23/T042标准。
6.8 林木种子贮藏执行DB2300 B61007标准。
7.1 档案内容
具体档案内容详见附录B。
7.2 建档要求
记录准确、资料完整、保存原件、分类编码、归卷建卡、建立制度、查阅方便。
7.3 档案利用
定期分析,提出结论。
树种 |
学 名 |
保留株数(株/公顷) |
兴安落叶松 |
Larix gmelini |
225~400 |
长白落叶松 |
Larix olgensis |
300~400 |
红松 |
Pinus koraiensis |
225~500 |
红皮云杉 |
Picea koraiensis |
225~500 |
樟子松 |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
200~300 |
水曲柳 |
Fraxinus mandshurica |
400~600 |
胡桃楸 |
Juglans mandshurica |
350~500 |
黄菠萝 |
Phellodendron amurense |
400~600 |
紫椴 |
Tilia amurensis |
400~600 |
白桦 |
Betula platyphylla |
500~600 |
蒙古栎 |
Quercus mongolica |
400~600 |
表 B1人工母树林基本情况汇总表
年 月 日
树种 |
合计 | ||||
种源 |
|||||
面积(公顷) |
|||||
蓄积(m3) |
|||||
丰年结实量(㎏) |
|||||
累计结实量(㎏) |
|||||
结实起始期 |
|||||
结实次数 |
|||||
人工母树林分布位置示意图:
|
填表人: 技术负责人:
表 B2人工母树林小班情况登记表
施业区: 年 月 日
树种 种源 面积 (公顷) 建设时间 | ||
地点 |
省 县 林业局 | |
林场 林班 小班 | ||
地形地势 |
海拔 坡向 坡位 坡度 | |
林分特征 |
起源 组成 林龄 | |
地位级 郁闭度 密度 (株/公顷) | ||
土壤 植被 | ||
母树林
生长量 |
平均直径(D) cm 平均树高 (H) m | |
平均枝下高 m 平均冠幅 m | ||
母树林初植和保留株树 |
初植密度 保存率 (%) | |
疏伐次数 最后疏伐保留株数 (株/公顷) | ||
各级母
树比例 |
母树总株数 | |
其
中 |
优良母树 株, 占总数的 % | |
中等母树 株, 占总数的 % | ||
劣等树 株, 占总数的 % | ||
结实情况 |
开始结实年度 已采种次数 | |
常年结实量 |
||
备注 |
档案员: 技术主管人:
表 B3人工母树林历次疏伐情况登记表
建设单位: 林分地点:
林龄 |
疏伐时间 |
第几次
疏伐 |
疏伐面积(hm2) |
密度(株/公顷) |
林冠间距(m) |
种子产量(㎏/hm2) |
种子优良度 |
备注 | ||||
伐前 |
伐后 |
伐前 |
伐后 |
伐前 |
伐后 |
伐前 |
伐后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附疏伐抚育设计和检查验收评定材料。 技术主管人员: 年 月 日
表 B4-1林木种子结实预测预报表(花枝水培法表)
(地、市) (县、局) 乡(村、场)
树种 |
采种地点 |
采种林类别 |
面积
(公顷) |
雌花数(个) |
预估开花
等级 |
备注 |
m | ||||||
档案员: 技术人员: 年 月 日
表 B4-2林木种子结实预测预报表(物候目测法表)
(地、市) (县、局) 乡(村、场)
树种 |
采种地点 |
采种林
类别 |
面积
(公顷) |
每公顷
株数 |
开花期 |
幼果形成期 |
种实近熟期 |
结实等级预测 |
结实量预测
(㎏) |
可采量预测
(㎏) |
分析种子减产原因(气象因子、种实病虫害等) |
备注 | |||
旬/月 |
等级 |
旬/月 |
等级 |
旬/月 |
等级 | ||||||||||
档案员: 技术人员: 年 月 日
表 B4-3林木种子结实预测预报表(标准地法表)
(地、市) (县、局) 乡(村、场)
树种 |
采种地点 |
采种林
类别 |
面积
(公顷) |
结实等级 |
结实量
(㎏) |
可采量
(㎏) |
标准地调查结果 |
分析种子减产原因(气象因子、种实病虫害等) |
备注 | ||||
编号 |
面积
(公顷) |
株数
株 |
结实量
(㎏) |
可采量
(㎏) | |||||||||
档案员: 技术人员: 年 月 日
表 B5人工母树林结实采种情况记载表
建设单位: 树种: 林龄 : 面积: 亩
年度 |
林分
总株数 |
结实
株数 |
结实株数占
总株数(%) |
累计采种
(㎏) |
球果鲜重
(㎏) |
种子重量
(㎏) |
出种率(%) |
种子
千粒重(g) |
平均产种
(㎏/hm2) |
空粒占总粒数(%) |
种子病虫情况 |
备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注(1)5栏系指上几年采纯种数加7栏。
注(2)8栏=7栏÷6栏
档案员: 技术管理人员: 年 月 日
表 B6人工母树林种子品质检验记载表
建设单位: 采种: 年 月 日 检验: 年 月 日
树种 |
净度(%) |
千粒重(g) |
含水量(%) |
生活力(%) |
发芽率(%) |
发芽势(%) |
等级 |
备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检验员: 技术主管人: 年 月 日
表 B7人工母树林林木种子贮藏销售情况记载表
建设单位: 种批编号:
树种 |
采种时间 |
数量 |
检验日期 |
发芽率(%) |
贮藏日期 |
贮藏地点 |
购买单位 |
购买数量 |
扦封样品编号 |
备注 |
生活力(%) | ||||||||||
检验员: 保管员: 销售人员: 年 月 日